一段特殊的時光,有許多“愛”看似平平常常,回想起來又令人為之動容。
上學期一段漫長的“宅家時光”里,在父母等長輩的陪伴和鼓勵下,孩子在生活中學會了自強,學習也更加自律,心中涌起無限的動力。期末,重慶市人民小學評出了自學好少年、自理好少年、自律好少年、自護好少年、自強好少年,一張張獎狀見證著孩子的變化和成長。
孩子們有什么心里話,想給父母等長輩講?他們怎樣來表達自己的愛?
2023年2月,四年級六班“海豚班”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頒獎典禮,孩子們將一張張“家校共育特別貢獻獎”,頒發給自己長輩,感謝他們的陪伴和關懷。
在孩子們自已策劃的頒獎典禮上,處處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和暖意。照片中,有鮮花、獎狀和隊禮,也有擁抱、笑臉和淚水……
去年的疫情期間,牟瀟漢同學的媽媽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,長期堅守在戰疫一線。牟瀟漢的爸爸接過“接力棒”,輔導作業照顧生活,在工作需要24小時值班時,又主動把家“搬”到了辦公室。牟瀟漢把這張獎狀頒給了爸爸,并給爸爸行了一個隊禮。
王玥涵同學的媽媽是一名街道基層干部,在戰疫期間特別忙碌。媽媽不管多晚回家,也總會和她交流一天的學習心得,一起制定第二天的學習計劃。為了不打擾媽媽工作,王玥涵學會了自理,學習也更加自律。在自己家舉行的頒獎典禮上,王玥涵給媽媽送上了一束鮮花。
愛畫畫的王恩浠同學,給媽媽畫了一幅美美的畫,還配上了暖心的文字:“親愛的媽媽,感謝您在疫情期間,對我的無限關心與陪伴,讓我收獲滿滿!”當王恩浠連同獎狀一起送給媽媽時,媽媽眼里滿是淚花。
付斯年同學悄悄拿出自己的零花錢,給媽媽選了一串手鏈,這是他心心念念的禮物。他說,“我會繼續自強自律、好好學習,成為對父母最好的報答。”
楊瀚然同學把頒獎地點選在了“長江·母親的歌謠”巨型雕塑附近,表達對媽媽感激和愛;李吳爾茂給媽媽頒獎時,背景墻上有8個字:“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”;陳韻竹同學雖然把頒獎禮選擇在家里,卻把這里打造成一個舞臺,自己當起小小主持人,表達對媽媽的愛……
還有不少同學,給父母等長輩說出了心里話——
甘云兮寫下這樣一段文字:親愛的爸爸,這次疫情讓我感受到了別樣的父愛。每天您早早調試好設備,打印好學習資料,不耽誤我上課;在上網課的時候,您更是降低自己的聲音,盡量不打擾到我;上網查資料時間太長時,你也不厭其煩提醒我休息眼睛;在我疲憊耍小脾氣的時候,您總是選擇體諒……在這段特殊的時期,您既是我網課的“同桌”,又是我抗疫的“戰友”。感謝您的處處關心和并肩前行,有您真好!
吳艾穎這樣寫道:親愛的媽媽,很感謝您在網課期間對我作出的一些指導。寫作業時,您提醒我不對的姿勢,讓我改正不好的習慣;寫完作業,您還引導和對照答案,仔細改錯;在做筆記時,您教了我一些頂好的方法,一個筆記本要用完、英語分類做好筆記……這些方法總是那么好。媽媽,您是我最好的朋友,感謝您在我的成長路上作出的引導與關懷,我愛您!
這一場特殊的頒獎禮,是一次愛的“雙向奔赴”。